“烟囱式”系统(Chimney System)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,用来描述传统的孤立式、垂直化的系统架构。这种系统通常针对某个特定业务需求开发,具有独立的功能模块、数据存储和技术栈,但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交互性很差。它的结构和特性类似于“一个个孤立的烟囱”,所以被称为烟囱式系统。


烟囱式系统的主要特点:

  1. 独立性强
    • 每个业务应用都是独立开发、单独部署的,通常为了解决一个特定问题而创建。
    • 不同系统之间没有或者很少有协作,数据和业务逻辑都是孤立的。
  2. 数据和业务割裂
    • 数据存储通常是独立数据库,无法有效共享或统一管理数据。
    • 业务逻辑无法跨系统复用,导致在不同系统间实现同一功能可能需要重复开发。
  3. 紧耦合和单体设计
    • 烟囱式系统通常是高度集中化的“单体架构”,业务处理、数据访问和用户界面都耦合在一起,难以灵活扩展。
  4. 技术栈各自为政
    • 每个系统可能使用不同的技术和架构,没有统一的标准,导致维护成本高。
  5. 缺乏系统集成能力
    • 因为缺乏标准化的接口或集成层,跨系统之间的交互常常需要自定义开发或硬编码。

烟囱式系统的典型场景

  1. 独立开发的遗留业务系统
    • 例如上世纪开发的业务系统,针对某个特定业务(如财务系统、库存管理系统)开发,每个系统之间完全抗离且使用不同的技术。
  2. 数据孤岛问题
    • 每个系统拥有自己的数据存储,数据无法与其他业务系统共享或集成,导致形成“数据孤岛”。
  3. 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
    • 针对某些通用功能(例如用户认证和权限管理),不同系统可能都独立实现,功能的代码和逻辑重复。

烟囱式系统的典型问题:

  1. 扩展性差
    • 难以适应业务的动态变化或快速增长,比如新业务需求或新增应用时必须重新开发独立的系统。
  2. 维护复杂
    • 每个系统都有独立的维护要求,维护成本随着业务扩展线性增长。
  3. 开发效率低
    • 因为系统间不能共享功能和数据,开发新功能时需要重复工作,浪费时间和资源。
  4. 系统集成困难
    • 系统孤立导致集成成本高,比如跨系统的数据共享和流程编排需要复杂的定制开发。
  5. 不灵活的架构设计
    • 限制了弹性扩展和创新,对于企业整体的业务灵活性来说是一个障碍。

如何解决烟囱式系统的问题?

传统的烟囱式系统在现代企业中逐渐被更灵活、开放、集成化的架构设计所取代,比如:

1. SOA(面向服务的架构)

  • 将核心功能模块化为服务,通过标准化接口(如SOAP、REST)进行远程调用,实现跨系统的重用和集成。

2. 微服务架构

  • 将业务拆分为独立的细粒度微服务,各服务独立运行,避免单体架构的紧耦合问题,同时通过服务发现、API网关实现高效的服务集成。

3. 数据治理

  • 通过统一的企业数据管理方案,打破数据孤岛、提高数据共享能力。
  • 可以通过数据湖、数据仓库或主数据管理(MDM)系统实现。

4. 系统集成中间件

  • 使用像企业服务总线(ESB)、消息队列(如Kafka、RabbitMQ)或API网关(如Spring Cloud Gateway)等中间件,实现系统间的集成和通信。

5. 统一技术栈

  • 在整个企业中采用统一的开发规范和技术栈(比如Spring Boot、Kubernetes等),降低跨系统成本。

总结

“烟囱式”系统是一种孤立化、割裂的系统设计方式,它可能是企业在早期阶段针对单一业务需求快速开发的产物,但在现代复杂业务和协同需求的场景下,缺点非常明显:

企业为了应对其长期存在的问题,往往采取服务化架构(SOA和微服务)、数据统一化治理、系统集成工具等技术手段,逐步替代烟囱式系统,构建更灵活、高效、可扩展的现代化架构。



什么是“烟囱式”系统?插图

关注公众号:程序新视界,一个让你软实力、硬技术同步提升的平台

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程序新视界原创文章,转载必须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链接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choupangxia.com/2025/09/26/chimney-system/